
夢回溫室的故事
我們溫室團隊的成立:傳播對於校園的熱愛。我們想打造一個可以凝聚向心力的夢回溫室溫室。
我們的起源

計畫說明會
原本的溫室隨著認輔的班級畢業也就慢慢的荒廢了。只剩下當時用的架子以及死掉的樹苗和蕨類,也漸漸消失在我們的心中,成為了蚊子館。
食農課時老師有帶我們去參觀水耕農場,剛好水耕的種植方式需要用到溫室,所以我們想要藉此機會,將被遺忘的溫室,找回生機!
以及我們去校外參訪時也有觀察到:大部分在種田的都是高齡的阿公阿嬤,這一大把年紀還在外種田,又要在大太陽下務農,所以我們覺得如果使用水耕,將可以大大減少他們的工作量。
另外聯合國在2015年時有推出永續發展目標,於是我們團隊也正努力朝著這個目標發展。
我們的學習
- 食農教育:了解水耕的工作原理及其商業價值。
- 生活科技:了解配線以及配管的空間規劃
- 自然科學:運用科學方法三變因紀錄水耕及傳統種植用水之差異。
- 資訊科技 : 用物聯網方式接收溫室數據,以及遠端/自動控制溫室內部器材運作。
我們的團隊與願景
將食農教育的水耕種植實際在校內執行,並結和生活科技課所學到的物聯網管理的模式,讓農友的工作便輕鬆。
我們團隊希望達成聯合國永續發展的以下幾點:
SDG11 永續城鄉:
1. 可持續農業實踐:我們的計畫引入氣候友善的農業實踐,如水耕種植,以減少對土地和水資源的壓力,有助於提高農業的可持續性。
2. 提高生活質量:計畫包括食農教育元素,提高學生的農業知識和技能,有助於提升社區的生活質量。
SDG13 應對氣候變化:
1. 水耕農業的採用:這種方式相對於傳統耕種方式更節約水資源,減少水分浪費,有助於應對氣候變化下的水資源短缺壓力。
2. 降低土地使用:水耕農業可以在較小的土地面積上種植更多的作物,因為不需要大片土地,有助於減少森林砍伐和土地變化所引起的碳排放。
3. 氣候友善教育:我們的計畫包括食農教育元素,有助於提高同學對氣候變化的認識,激發氣候友善行為,培養可持續的生活方式。
4. 科技應用:計畫中提到的物聯網管理方式可以幫助有效管理溫室環境,最大程度地減少能源和資源的浪費,有助於應對氣候變化。
誠摯地獻上熱情
夢回溫室團隊